1959年的庐山会议,有几个领导人没参会?为什么?答案揭晓,他们是:陈云、邓小平、陈毅、罗荣桓、邓子恢1959年7月到8
1959年的庐山会议,有几个领导人没参会?为什么?
答案揭晓,他们是:
陈云、邓小平、陈毅、罗荣桓、邓子恢
1959年7月到8月,我们党在风景秀丽的庐山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现在统称为“庐山会议”。
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人在庐山参加会议
庐山会议的目的是总结几年来大跃进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取得的问题,调整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然而,会议进行到后期,彭德怀深感“纠左”进行得不顺利,便向毛主席写信反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给国家经济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中央政治局给中央主席写信是完全符合程序的,彭德怀的言论也基本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然而却被人指责“彭德怀向来右倾,他是反对总路线和毛主席”。最终由毛主席亲自定调——彭德怀是“右倾主义”,庐山会议后期背离了调整经济指标的初衷,成了批判彭德怀的会议。
彭德怀
庐山会议涉及到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因此在会议召开以前,毛主席要求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全部参会,除非有万不得已的理由。那为什么这五个中央领导人没有去参加庐山会议呢?
下面为您一一揭晓。
一、陈云
陈云是何人,得隆重介绍一下。陈云是个老革命了,他从25岁起就开始担任党的高级领导人,在中共七大召开时,中央选举了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相当于后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是排名第一的候补书记。建国后,任弼时由于身体不好,难以正常工作,陈云便递补了。陈云去世后,评定的称号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个称号为他所独有,现在看来,这个称号是仅次于“马克思主义者”,可见陈云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陈云
1959年的时候,陈云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排名第五。而且是中央经济工作5人小组组长,主抓经济工作。因此,按照要求,陈云不仅需要参会,而且他的发言非常重要。
陈云之所以没有参加会议,主流说法是因为他心脏不好,正在休养。
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非常复杂,新中国百废待兴,而当时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没几个,也就只有苏联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还得考虑中国实际,非常费心费力,而党内懂经济工作的人不多,能为他分担压力的人很少,很多事都需要陈云亲力亲为,这就导致陈云的心脏负担越来越大。
6月的时候,陈云给毛主席去信说明了情况,毛主席批示“一定要遵循医嘱,先进行三个月的疗养”。
陈云
后来彭德怀《意见书》被印发讨论,毛主席又给陈云去信:“能来则来,不能来则不来”,陈云选择了不去。
事实上,陈云之所以没有去庐山,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仅是因为心脏病,还有另一层次的原因,这一点跟其他人都不同,那是什么情况呢?
1958年,“大跃进”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陈云感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浮夸风”、“放卫星”太严重,迟早要出大问题,他主管经济工作,不可能视而不见,于是他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要“反冒进”,他认为现在中央的各项计划指标都定的太高了,不符合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毛主席认为他有些杞人忧天了,这是向“大跃进”泼冷水,于是陈云被批为“右倾”并被迫做了检讨。
浮夸风
要知道,彭德怀《意见书》一印发就被认定为“右倾错误”,是挑衅总路线和“三面红旗”,而陈云去年刚因为这个事情被批判,他如果去参会,以陈云实事求是的风格,他大概率会支持彭德怀的意见,因此几经考虑,陈云最终决定还是不去。
陈云没有参加庐山会议,也没有对彭德怀《意见书》发表任何意见,这既是保护彭德怀也是保护自己,因为庐山上正在追究彭德怀、黄克诚“军事俱乐部”的问题,如果他声援彭德怀,只会更加坐实彭德怀搞“搞团团伙伙”的罪名,自己也会受到牵连。因此不参会、不发表任何意见是陈云最好的选择。
黄克诚
关于陈云不愿意参加庐山会议,毛主席其实自己跟明镜似的,他既想参考这个经济专家的意见,又担心以陈云的性格大概率会支持彭德怀,考虑到陈云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他又不想连带陈云一起批判。所以毛主席的心理很复杂的,因此他才跟陈云说“能来则来,不能来则不来”,把选择权让给陈云。
二、罗荣桓
罗荣桓元帅是一位政工元帅,值得一说的是,罗荣桓元帅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罗荣桓元帅
1959年的时候,罗荣桓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应当参会。
罗荣桓元帅的身体不好是人所共知的,在1942年的时候,他就是带病指挥作战了,1946年由于病情加重,不得不切除了一个肾脏。即便如此,罗荣桓在解放战争时期仍然奔赴在指挥一线,同林彪一起从东北打到海南,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极大贡献。1959年的时候,罗荣桓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了,需要经常喝药、输营养液,他是绝对没有办法上庐山去开会的。
1963年,罗荣桓在忍受了癌症20余年后,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罗荣桓去世后,毛主席亲手为罗荣桓写了一首悼亡诗,这也是唯一一次。
吊罗荣桓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三、陈毅
陈毅元帅在1959年时,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外交部长,按这个级别,他也是要参会的。但此时,陈毅奉毛主席令,留守北京,保障首都大局稳定。所以,陈毅不需要去庐山开会。
陈毅
陈毅留守北京期间,还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当时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听说我们党中央的领导都去庐山开会了,而陈毅被毛主席赋予了很大的调兵权限,他就跟陈毅说:“你们中央在庐山开会,现在你在北京可以趁机把权力抓在手里”,意思让陈毅搞兵变。
这句话是开玩笑还是真的游说陈毅,目前已经无从考证了,只是在一些采访和名人传记中出现,但陈毅传中却没有。不过苏联赫鲁晓夫时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他想让中国乱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四、邓子恢
邓子恢没去庐山,理由很简单,一是生病了,但最主要的还是接受了陈云的意见。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的时候,邓子恢是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因此也是需要参会的。庐山会议召开前,邓子恢肝硬化和糖尿病加重,不得不去休养。彭德怀《意见书》印发后,邓子恢又收到了庐山的来信,希望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参会,但是他拿不定注意,毕竟同在大连休养的陈云还没去。他就去咨询陈云的意见。陈云告诉他庐山的情势现在非常紧张,最好还是不要去。因此,邓子恢最终决定不去,后来邓子恢回忆:“幸亏听了陈云同志的劝,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邓子恢
五、邓小平
庐山会议时,邓小平同志是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地位在“毛刘周朱陈林”之后,党内七号人物,因此也在参会之列。(陈是陈云,林是林彪)
邓小平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总书记不得是毛主席吗?其实还真不是,邓小平还真是当时的总书记,他是1956年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并且一直干到了1966年。当时的总书记和现在的总书记是有很大不同的,那个时候的总书记主要是在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并在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之间起一个桥梁的作用,当时党的最高职务是党中央主席,这个才是毛主席的职务;总书记职务成为党内最高职务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
邓小平没有参会其实是因为受伤了,1959年6月,酷爱打台球的邓小平到朋友家打台球,结果在打完球出门的时候不小心被地毯绊倒,导致右股骨骨折,警卫员赶紧背着邓小平上医院,医生经过诊断,认为邓小平伤势严重,叮嘱他要卧床治疗八周。这个时候离庐山会议召开已经不到一个月了,于是邓小平就告假了。
后来直到庐山会议结束,邓小平的伤势仍然没好,宋任穷上将还在庐山会议结束后去看过邓小平,这个在宋任穷的回忆录中有提及,可见确实伤得不轻。
宋任穷上将
参阅资料主要来自: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陈云传》《罗荣桓传》《邓子恢传》《陈毅传》《邓小平文选》《宋任穷回忆录》《庐山会议实录》
举报/反馈
TAG:庐山,总书记,元帅,经济工作